《汕头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绿之行
环保之行

——————记新绿日本行
   期次:第420.421期      查看:40   






  3月25日至4月2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绿”采访团的6名女生在加藤隆则老师带领下 前往日本,探寻这个国家如何在30年时间里,成功转型成为环保大国。
  垃圾揣在兜里没地儿投放、鞠躬微笑随处可见、枝头的樱花含苞欲放,我们终于到了!准备了将近了四个月,汕大新闻学院 “新绿”团队如期出现在日本街头。
  “新绿”是我们冥思苦想,也是灵机一动的成果。在古诗词中,常常解释为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或开春后新涨的绿水。而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新”代表新闻学院,“绿”契合我们这次的采访主题环保;同时,“新绿”谐音是“心率”,象征着我们年轻跳动的心脏。 前期准备环保是什么?
  对于即将要采访的主题,我们的认识大多 局限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上。加藤老师让我们分 工搜集北九州公害历史、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 等方面的资料,互相分享讨论,从中寻找有价值 的选题。因距离与语言障碍,我们无法直接和采 访对象联系,只能提出具体的采访要求,烦请 加藤老师从中协调沟通。
  尽管前期准备很多,但第一天采访结束 后,团队成员仍感慨:"之前准备了很多,可我 怎么感觉像什么都没准备一样。"
  几位日本人的“中国缘”
  接待我们的第一位日本人是九州大学教 授堀井伸浩,他也是能源专家。他常与中国人 打交道,对中日环保合作很有研究。接受采访 时,他全程用中文与我们交流。
  西日本新闻社的久永健志,也曾在北京当 过两年经济记者。他不仅带我们参观了西日本 社的工作环境,还安排我们与驻福冈中国总领 馆的总领事何振良见面。离开日本前,久永先 生在大明火锅店为我们践行,那是一家在日本 有名的中国菜馆,主推重庆菜。久永先生说,他 很喜欢中国菜,几乎每周都要去吃。
  日本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师村妙石,也是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的名誉顾问。他在家里招待 我们,还聊起了与中国的缘分。1972年,他以劳 动者的身份成为访华日本代表团中的一员。当 年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合影被 他裱了起来,挂在家中。
  濑角风斗、岩尾有华,两位北九州市立大 学学生,和我们更是无话不谈。他俩之前在大 连外国语大学留学,“中国的食物太好吃了,我 在中国胖了7公斤。”岩尾有华说。濑角风斗则 把中国的锅巴肉和麻辣烫挂嘴边,他还说,儿 化音太难了,他学不来。帮我们翻译时,他急得 结结巴巴,嘴里直叨念着“太难了”“太难了”。
  福冈县离上海不到900公里,和去东京的 距离差不多,航班约一小时就能到达。由于地 理位置的优势,福冈一直是中日交流的重要窗 口,尤其是位于北边的北九州市,早在1979年 就与大连缔结为友好城市。30多年来,两个城 市间的交流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教 育、卫生、环保、旅游等,因此北九州市民对中 国十分关注。
  日本人的环保观:能用的不要浪费日本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有条不紊地运 转着,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履行自己的义务。 连丢饮用水瓶这件小事,他们都会耐心地把瓶 身、瓶盖、标签拆分开,丢进不同的垃圾桶,这当 然和日本的环保教育分不开。
  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年龄层设计不一样的环 保教育内容,大到各种新型的科技在生活生产 上的运用,小到平时垃圾的分类,让学生接近大 自然、去工厂参观,了解垃圾分拣的不易、学习 公害的历史引以为鉴、将游戏与环保知识结合, 寓教于乐。
  政府和不同的社区团体也会定期举办活 动,分享市民的节能新技巧,企业也会发放最新 的环保产品,宣传环保的同时树立企业形象。
  一份份看似绵薄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推动 了整个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用行动在证明, 环保其实重在点滴。有趣的是,受访对象似乎没 有“保护环境”的宏大目标,但每个人都秉承着 一个简单的信念:能用的不要浪费。他们对“如 何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目瞪口呆,却对生活 中有关环保的小事侃侃而谈。“环保”这个原本 空泛的概念,化作了一件件具体的事,融入日本 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成长“我没想到你们这么认真”,3月31日,日本的 气温降到9摄氏度,呼啦啦风雨交加,加剧了我 们的寒冷,加藤老师看着还在坚持采访记录的 我们说道。老师大概没有想到,平时嘻嘻哈哈的 我们,工作时的状态完全不同。
  6个专业方向不同的女生首次合作,是一次 独特的体验,我们接触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 彼此身上的闪光点,互相学习和成长。为期10天 的行程,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紧张,中午吃不上 饭,晚上睡不够觉是常有的事,看着队友费力撑 起耷拉下来的眼皮时的囧样,吃饭时一脸满足 的神情,或是工作时专注的模样,我都庆幸:自 己正跟一群可爱又靠谱儿的人一起努力。
  这次出行,我们有幸见到了许多重量级人 物,除了专家学者以外,北九州市的市长北桥健 治和日本银行分行长福本智之也接待了我们。 福本先生不仅用中文回答问题,还特地准备了 中文资料,这样的待遇,恐怕在国内也很难得。 “你们是我接待的第一批带着特定目的来访问 日本的学生”,总领事何振良说,“能够给学生提 供海外采访机会的高校并不多见。”而我们接触 的日本组织、企业或者个人,都将我们视为尊贵 的客人,认真准备资料,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 因为在此次采访中,我们不仅代表新闻学院和 汕头大学,还代表着中国,而他们,也将我们视 为中日未来关系的桥梁和希望。
  文/14新闻 林家怡图/汕大日本报道团图为“新绿”的同学在听山田堰的介绍

汕头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23次访问,全刊已有146414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