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汕大到北京
一个南国学子的新闻之旅

   期次:第443-444期   作者:16新闻 陈一海   查看:32   
       我在北京睡了三个月沙发,睡过的人都知道,在软绵绵的沙发上躺着,次日起来浑身不得劲儿。但回望起那段“沙发客”的日子,我却咂摸不出苦与累的滋味,因为在偌大的北京城,“拼多多”的目标人群———五环外,我可算有了一席之地,并常常被窗外的大千世界激荡得彻夜难眠。
  “我要当面对徐百柯说,您在《冰点周刊·钩沉》栏目写的文章真是好极了,我把《民国风度》看了一遍又一遍,尺幅千里的文风太令我感动了。”得知获得《中国青年报》实习机会的当晚,我辗转反侧,激动地对舍友说道。
  三个月后,即将与报社告别时,我已经在中青的融媒体平台上留下了一路走来的痕迹———39篇网络稿件,8篇纸质版面稿,2篇版面头条。
  49635字,见证了一个南国学子的北京新闻之旅中成长的步伐。
  常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是速朽的文字,是泛滥的信息,但只有走在路上的新闻人才知道,坚守“历史的底稿”是一种怎样的深刻体验。47篇稿件发表的背后,有通勤6小时、赶往70公里外的采访;冒着暴雨、全身湿透地前往发布会的遭遇;有早晨5点半起床动身的时刻;有深入隧道地下100米,在稀薄的空气中观察的经历;有在地铁上、马路边上敲键盘的一幕;还有憋不出稿子来的忧心忡忡……各式各样的亢奋或焦虑就这样轻松地爬上我的颈肩。
  “基本功了,你是没遇上我们当年参与98抗洪报道的时候。”一老师轻松地回应。话是这么说,但不规律的工作变动、发稿的时间要求、稿件质量的标准、稿件发挥空间不大的境况、不够成熟的写作技巧、略显浮躁的心理状态、亟待提升的自我管理等问题在实习期间一个不漏地向我袭来……像被丢进了正在加热的高压锅,我们在三个月时间里迅速“成熟”着。
      双城记:颠倒了多年的北国梦   如果说,汕大是自然生长的温柔乡,北京则是一场金戈铁马的梦想。那么,身在祖国的心脏做新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汕头,是一张铺开的网,套住了乡土、宗族、悲喜的童年和错位的记忆,让我无法挣脱。以前,当我们谈论起自己的故乡,往往更多看到其缺失与遗憾。直到走遍六区一岛,倾心潮汕三市的历史文化,我才开始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家乡的利弊得失,如同原谅一位早已不知所踪的友人。
  这么一个回旋曲折的过程,让自我身份的定位逐渐明晰,生于斯长于斯,既然能讲一口流利的潮语,潮人的身份便是抹不掉的。
  而北京之于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是一个“国”字建构起来的图腾。是巍巍长城、北国气象,是历史浩荡、景山孤影,是骆驼祥子、城南旧事,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是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大臣早朝街道稀松的身影,也是《茶馆》里的一声长叹,是诗人食指四点零八分的车站、史铁生身处地坛的孤独、一代新闻报人的呐喊之所,也是郁达夫痛哭的街道,春风沉醉的他乡。
  北京是一个拥有多种阐释的象征符号,有种能够引发共鸣的深沉美。它的魅力来自城市底蕴与现代风格的碰撞,来自民族、饮食、服饰、戏剧、文化的交融,来自集聚的政治、学术、教育、经济、科技资源以及国人深入骨髓的历史基因。
  这就是北京。所以它能让老百姓从毛泽东纪念堂出来直抹眼泪,在雨天中看升旗,执着地在景点排上几小时的长队;它能让人才不断地涌入这个城市逐梦,承受地铁早高峰的拥挤,他们不仅有才、有钱、努力、长得还很好看;它能成为全国政治、学术、文化、科技中心,它的每个动态都能影响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飞机降落的时候,汕大毕业典礼刚刚结束。李嘉诚先生在体育园给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我们在机场围坐一团,看汕大师生合唱起《大学问》。
  ———北京下起了雨。
  就这么上了战场。实习首日前夜,接到指导老师通知:采访援藏干部、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于亚滨,拟好采访提纲。第一天我们便迅速地投入了工作,送走采访对象,桂杰老师说:“写个3000字左右人物稿吧。”
  实习第二天,一个人跑一场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发布会。扛着相机、电脑、采访本就往报国寺去了,在此之前,我连到了发布会现场要干什么都不知道。
  实习第三天,被老师拉去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这是我迈入的第一个国家部委机构。
  实习第四天,一个人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会,好了,第二个。
  刚到北京,水土不服,皮肤变得极差,每天淹没在皇城地铁茫茫人海里,日均通勤三小时,但一种新闻记者的激情和新鲜感不断推动着我昂首向前。
  八篇消息、两篇人物通讯,半个月后,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我在前线采访,老师则为我联系采访线索、编辑把关。我也有幸近距离地了解学习了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医院院长、校长、出版社社长、科学家、畅销书作家等各色人物的思想观点。《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出版发布会上,我就坐在联想集团名誉主席柳传志身后,近到可以问一声:“您说我这联想怎么这么耗电呀?”
人物志:听到足够多的声音
       新闻之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个性鲜活的人,他们的存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中国。


                                                                        采访蔡澜先生

  三个月来,我听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声音,或赤诚或客套或心酸。在滚滚车轮面前,我像是个过客,但更荣幸地成为时代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有一次我接到采访任务,采访对象是香江才子、食神蔡澜。我欣喜若狂,第二天提前5个小时到达了现场,在分享会后台,蔡澜谈酒谈茶,谈女人,谈读书,谈旅行,谈生活的意义,随性至极,通透洒脱。我打趣地问他北京烤鸭好吃还是潮汕卤鸭好吃,老先生显然是喜欢潮汕卤鸭多些的。他的一颦一笑,仿佛又回到了香港90年代《今夜不设防》节目里和倪匡、黄霑一起抽烟、喝酒、主持的那些夜晚。
  8月,我前往云南怒江自治州报道贫困先心病患儿筛查活动,符合条件的患者将前往河南接受免费手术治疗。抵达怒江的第二天,一行人从山脚驱车一小时前往当地泸水县老窝白族镇崇仁村。刚下过一场暴雨,汽车一路颠簸,蜿蜒而上,不时可见滚落到路边的碎石。
  我们到了白族小女孩王小彤(此处为化名)的家里,出生9个月时,她就被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年来,父母和她去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前后耗费了10来万,医药费对这个贫困山区家庭来说,无疑是风雨飘摇。
  父母常年在昆明打工,为女儿筹措医药费,一年就春节回家一次。扎根深山里的崇仁村有900多人口,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都选择出在打工,留守儿童、老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爷爷奶奶以养鸡、猪为生,也种些蔬菜。临走的时候,她奶奶在我们面前跪下了。我把她俩抱在一起,轻拍着老奶奶的背,鼓励她孙女一定会康复的,老人流着眼泪,说道:“因为孙女这病儿,日日夜夜没有睡过安稳觉。”
  9月15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这则消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我迅速阅读了关于朱旭老先生的资料,采访了他的生前同事,被其演艺精神和生活态度深深折服。
  9月17日清晨,我前往北京八宝山吊唁朱旭老先生。告别仪式上,朱旭老先生的孙女朱维捷声泪俱下:“我的叔叔和我的爸爸小时候都有听力障碍,但我的爷爷用他的乐观和豁达格外用心地去鼓励他们……虽然我知道他们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但我只期盼这一天晚一点,再晚一点,一直到现在,我都仿佛还能看到爷爷30年前转过身对我笑的样子……”在场的人无不欷歔泪流,有位老人杵着拐杖嗷嗷痛哭。
  耿军老师常说:“看到了中国之大,民生之艰,对中国国情才有充分的认识。”媒体的实践经历拓宽了我的视角,就像没看过《我不是药神》的人可能无法深切地知晓,在中国,有个因吃不起天价药而孤独等死的群体在编着完全不同的故事。
  北京之行,让我更懂得了眼泪,懂得了代价,懂得了中国的转型期也有它的痛苦。
      悟实习:对新闻有了更深的感情站在断壁残垣上,我向昔日的美人与过往深深鞠躬。
  对文字的一往情深,让我误打误撞,闯入了新闻的领域。不知何时起,我的书桌上也摆满了新闻与传播类的专著。
  记起耿军老师以前课上常说:“可别让桑浦山挡住了你们的视线。”从北京实习归来,我发觉,对于讲求实践的新闻专业学生来说,如若不够自觉,偏处一隅的环境很容易让充满生机的校园变成一片温柔乡。
  北京实习期间的紧张氛围是可想见的。张征老师的叮嘱如在眼前:“第一个月大家要尽可能仔细地阅览所在媒体过去的报道,琢磨其选题特点,报道作品的模式,熟悉其编辑部内部的文化,同时认真向带你的媒体老师请教,完成老师交与的任务。平时抓紧每一天投入报道业务,周末时工作第一,休息第二。”
  凌晨深夜,耿军老师还在微信里一段一段地打字,指导我如何写作新闻。感动之余,对新闻业态的一些疑虑也常常困扰着我:我做的新闻究竟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忘了自己投身新闻最初的感动?我是否真的能做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人们不仅关注社会的热点、痛点、焦点,也关注被忽视的角落?
  傍晚出了地铁,一个人走在通惠河畔,秋天晚风中清冷的味道,非常好闻。转眼间,北京迎来它最美的季节,一个颠倒了多年的北国梦终于实现,领略秋景的时间却变得宝贵起来。
  返校前,我们决定在家做饭饯别。可到了晚餐时间,朱雷、欣雨还在电视台写稿编片,家康在报社开选题会,梓毅忙着“扒拉”录音,在家的我临时接了一个团中央的活动,赶忙出门,晓婷婉拒了与老师的晚餐,回家后发现竟没一人有空———平日的忙碌可见一斑。但我们最终还是聚在了天台,晃荡的杯影中,伙伴们一个个离京而去。接着是一场缓慢的告别,告别报社,告别老师,告别好友,转身跳入汹涌的人流。
  最终,我还是没能见到徐百柯老师,他早已离开了中青报,也没能见上曹林、刘万永等带有中青报气质的老师们,也许只有在阅读他们的作品中与他们无限接近。
  国庆假期,我完成了最后一个出差的任务。在航班上,我透过窗口,久违了满天的星河,天空仿佛在旋转,秋夜的安静像潮水般浸透了我全身。
  北京像是一个梦想,让我得以一窥中国之大、改革之艰、媒体之责和人性之荣光。远方与苟且共存,繁华共平淡一色,北京,就靠这种气度撑着。海明威曾生动地描绘过在巴黎的生活,对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来说,北京亦如是: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北京生活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北京都将一直跟着你。

汕头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473次访问,全刊已有1454532次访问